例行提醒:sp只是一场游戏,未成年的宝宝就先别实践了,感觉自己心理未成年的宝宝们也慎重哇(比如我)
sp这场游戏呢,通常是两个人配合的,一个是支配方,一个是被支配方,我比较想玩就是那种趴在对方身上,被对方控制住的状态,可能手太乱动还会被捆上,我的身体是被控制的,但是我全身心都投入在这场游戏中,不需要去想其他事情,不需要考虑更多,只要听对方的话,跟着对方的节奏走,去感受这场游戏。也感受游戏之后的安抚。我被控制了,但是我好放松呀,我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我这段时间其实一直在怀疑我是不是一个伪m或者说伪sp爱好者。
疫情原因,让原本蠢蠢欲动的我,选择了继续WT,成功达成了玩腻了WT的成就。。。
一个一个心里没有123数,发的任务毫无趣味性和满足感
我真的打自己玩没意思,我自己打自己玩那么开心,那请问我花心思勾搭工具人干嘛。
单身真香
我学心理学一开始也是想救一下自己,后来发现我需要用它吃饭
一开始玩sp是为了快乐,后来发现,单身最快乐
先给个小目录:
前言:“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是什么
原因是综合的(我也只是推测,没有进行科学研究)
一、人的想法是动态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二、时代背景,中国的家庭过去是物质为主,很少关注心理或者说精神层面
三、情绪ABC理论
四、依据情绪ABC理论的合理情绪疗法
前言:“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是什么
“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是一种想法,也是你已经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但是这个想法和思路是错误的,非常错误(错误在哪,我写在在下面了,不服你也打不着我,略略略)
“认为自己不配被爱”一出现就伴随着负面情绪,而且自己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
原因是综合的(我也只是推测,没有进行科学研究)
一、人的想法是动态的,每个人都不一样
想法是不断变化的,这种觉得自己不配被爱的想法同样如此,说它是想法是不合理的信念,同时伴随着负面情绪,你每次一想到这里就会不开心呀,伤心,难过,很多负面情绪糅杂在一起,而且不管什么事情都能扯到这个脑回路里面。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容易走出来,有的人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1、并不是任何时刻,你都觉着不配被爱
你并不是每天都有这一个念头,如果一直存在的话,请尽快就医(看我文章不管用了)
你总会有得到表扬或肯定的时候,就像你这次听了主子的话,然后就有奖励了~
所以这个问题自己有一个隐形的小限定:有时候
2、我不否认遗传和天生的存在
还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句话
每个人得到的遗传,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这个天生和遗传也就是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给的遗传和天生的性格,父母的言行举止又给了孩子看起来天生一样的思维方式、对待负面情绪的看法与方式
所以出现觉得自己不配被爱的想法是多重原因导致的,我猜你的父母不知道原因,你自己模模糊糊的也不知道原因,那就继续看我的推测吧
3、你什么时候觉着自己不配被爱?(3种场景举例,不止这三种)
(1)、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向自己表白时(找主子的时候)
你会怎么想呢,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我没经历过这个事情,但是我有喜欢的人,一直暗恋的原因就是觉着自己配不上他,不配被他爱,他那么好,我没有他好
家世上,门不当户不对;学习上,他学习要好;性格上,也是他更讨喜,有许多朋友。
我看电视剧或者看小说看到甜甜的恋爱的时候,会想起他,随之而来的就是酸涩
一个遥不可及的白月光,但是我连星子都算不上
以上是不合理的信念与夸大的认知
我们相差很多,但并不代表我不配被爱,不配被他爱,只是他确实没有喜欢我,我若是还喜欢他,放不下他,可以继续喜欢,甚至告白,不喜欢了,也可以再喜欢下一个人,总之不能让自己难受的(看文章的你也是,别让这种不合理的信念想法把自己搞得那么难受)
(2)、当做错事情,受到挫折与批评时
这种情况适当的愧疚与反悔是正常的,怕就怕你会因此茶饭不思,辗转反侧,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你尽全力补救过就好,不要太过折磨自己——致正在看回答的你,与幼年的我
我很小的时候就这样子过,没告诉任何人,在幼儿园的时候,那个时候是05年或者06年,
幼儿园是提供水果和牛奶之类的小零食,往常都是把牛奶收在一个垃圾袋里,那天我喝的太慢了,喝不下去,老师让我去把这个牛奶倒在下水道里。
我把牛奶挤干净之后,把袋子也扔进去了,然后老师就非常大声的呵斥了我,告诉我,这样往下水道扔垃圾,会让下水道堵住。
我记不清了,大概是在这件事情之前或者之后,我是刚知道城市的排污系统的存在,在处理废水之后,它们会进入大海,我到现在还记着印在教科书里面,关于这个排污系统的连环画
因为我是住在农村的,幼儿园在城市的教学楼里,我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但是这件事情就一直让我忘不了,一直想着这件事情,不断地愧疚
做错事的孩子,不配被爱,可以说这个事情困扰我一直到初中,忙起来了,就忘了,我记忆是真的不好,升学大概一年就会忘记之前的同学,但是这件下水道牛奶袋事情我一直记着。
(3)、明明自己在努力之下取得了成就,却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可时(甚至打压时)
这种或许在家长身上,或许在某些同学身上,又或许是“朋友”身上,我们可能得不到认可
我一直觉着我妈妈经常嘲讽我,当我问出来的时候,她不承认,而且她会开那种让我很难受,很尴尬,甚至想哭的玩笑,我不止一次说我不喜欢这种玩笑,她就会立刻翻脸,你连开玩笑都分不清,然后扯很远,大概意思是说,我是个失败者,我将会没有成就与前途,实际上她是骂出来的,而且带有方言,翻译过来就是前面说的意思
同学或者舍友身上得不到认可,很正常我放下了,然后偷偷摸摸远离他们
“朋友”身上得不到认可,我会渐渐疏远,这种也不是什么真朋友
二、时代背景,中国的家庭过去是物质为主,很少关心心理或者说精神层面
1、中国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这个是一个宏观理由,也是中国这个时代特有的背景,1978年改革开放,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经济。
在此之前,人们是闭塞的,接触的信息很少,贫富差距也没有今天一目了然那么巨大,信息差是非常大的。
人们活着主要为了吃饱穿暖,生理需求还不满足,也不会去特别的关注精神层面。
2、由于时代背景,某些家长不太会表达爱,所以作为孩子的你会误解为不配被爱
我爸爸妈妈是85年生人,两个人的家庭都是贫穷且多子女,可想而知他们物质上的贫穷,精神上受到的爱和关怀也比较少
我是独生子女的,受到两个人的全部的爱护
我爸爸不喜欢我哭,他觉着烦,大概也觉着心疼,会有深深的无力感,所以我一哭他不是很愿意哄,他只要求我别哭,他就认为哭是不好的,哭是懦弱的表现,哭什么也解决了,然后我一个人大半夜哭,更觉着自己不配被爱,感觉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我妈妈是在家庭当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然后我和我爸爸比较顺从,我也就目前是比较软懦的性子,我妈妈就是那种变相的包办,在她的视角里面是:和你商量,但是你要按照我的来,不按我说的做,那么我就发火骂你一通,最后你还是要同意;我不会出错的,出错了我也不会承认,你还想让我道歉吗?你都是我生的;任何吵架你都要来哄我,我不会过去哄你。
我在和妈妈的相处中,就是讨好的状态,我知道她给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我感受到的是,她的和颜悦色是有条件的,你听话,妈妈才会心平气和的交流,不听话,那就骂你,至于你为什么不听话,妈妈并不关心。这种有条件的爱,让我被骂的时候感到了深深的愧疚,不听话的孩子是不配被爱的
她只关心我这个个体,我交了什么好朋友,她不去想认识和了解,在她看来,我听话,少出去玩,不谈恋爱就好。
3、到今天,人们对心理健康仍然缺乏正确认识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是会生病的,那人处于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之中,心理也是会生病的,目前人们对心理健康这方面可以说得上一句讳疾忌医,仿佛只有正常人和精神病这两个维度
中间的过渡视而不见,也不去关注。
这种觉着自己不配被爱(一种不合理的信念想法伴随着负面情绪)你有这个想法难道不痛苦吗?明显影响到了生活幸福指数,完全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呀。
三、情绪ABC理论(理论来啦)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极端的要求、过分概括的评价、糟糕至极的结果
我先说为什么“认为自己不配被爱”就是一种不合理信念
首先,自己不配被爱,是一种极端的,我不配任何人来爱我
其次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我前面说到了,“认为自己不配被爱”有一个隐形的小限定:“有时”,而你认为的确是“总是”我不配被爱
最后,不配被爱,我是多么的不好哇,这是一个糟糕至极的结果,一想到就很心疼
可能你看的比较绕,我举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我喜欢的人向我告白,这是激发事件A
因为这个事情的刺激,我想起了我的不好,我觉着我是不配被爱的人,这个想法是错误信念B
产生了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我本来应该开心接受的,但是我不开心还自卑、纠结,最后拒绝了对方的告白
【我喜欢的人向我告白】只是引发【不开心,自卑,纠结,拒绝了对方的告白】的间接原因
而引起【不开心,自卑,纠结,拒绝了对方的告白】的直接原因则是我对【我喜欢的人向我告白】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不合理信念【我想起了我的不好,我觉着我是不配被爱的人】
四、依据情绪ABC理论的合理情绪疗法
其实有一个快速解决这种不合理情绪的方法,咳咳,就是难受的时候,直接被主子调教一场,转移注意力就好了,但是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而且,大多数人,没有实现调教自由(我创造的名词哈哈哈哈哈,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财务自由的我,同样也没有调教自由,真的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以下是正经方法:
1、你陷入了自己不配被爱,没有人爱我,这种很失落、悲伤、甚至是愧疚的情绪
2、先学会辨别出来,这种情绪属于不合理情绪
3、然后掏出我们的认知记录表,开始算计,我到底哪里不配了【你是值得被爱的】
这样直接给出来其实不太好,因为有些东西你自己想不到的,如果有需要,可以找我,我来帮你一起找一下
不需要的话,自己进行自救也很好的,改变总是要自己主动来才可以,心理上是这样的,你身体生病了,父母还可以压着你到医院,强迫给你打针吃药,心理上呢?你封闭自己,不愿意与咨询师沟通,那我们也是不能帮你的,真正能救自己改变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我开学了,好久没更新了(捂脸)